工藝收藏收藏筆選擇

收費

時間及地點

參加形式

工藝與藝術的完美結合

每一支工藝收藏筆,都是匠心與傳統美學的結晶。從精緻技法到稀有材質,這些筆不僅是書寫工具,更是值得珍藏的藝術品,讓每一次書寫都成為獨特的儀式。

 

金沢箔

內容,內容,內容

Platinum白金 #3776系列 金沢箔 松虎 14K 墨水筆
Platinum白金 #3776系列 金沢箔 松虎

金沢箔

金沢箔(かなざわはく)擁有悠久的歷史,始於公元16世紀的江戶時代,當時金澤成為金箔製作的中心。金澤箔以其細緻的工藝和卓越的品質而聞名,成為日本傳統工藝的代表之一。製作金箔的過程十分繁瑣,金澤箔的製作流程包括金合金的熔解與延展,經過多次的紙仕込和澄打,最終製成薄金箔。每一階段都需精細工藝,確保金箔的質量與光澤,並且歷經數百年的傳承與改良,展現出獨特的藝術價值。金箔的厚度通常僅為數微米,這使得其在光線下呈現出獨特的閃耀效果。金澤箔被廣泛應用於日光東照宮等日本歷史建築,並在金澤的傳統工藝品如漆工藝、佛壇佛具以及織物和九谷燒等多個領域中美麗閃耀。


 

Sailor寫樂 有田焼 香蘭社製
Sailor寫樂 有田焼 香蘭社製

 

Sailor寫樂 有田焼 源右衛門窯製
Sailor寫樂 有田焼 源右衛門窯製

有田燒

香蘭社和源右衛門窯是繼承了400年傳統的有田燒名窯與在日本擁有悠久歷史的Sailor鋼筆合作打造的白瓷與深淺相暗的釉形成美麗的山水風景瓷畫設計。 堅硬、潔白、晶瑩剔透的磁性表面給人一種深沉而奢華的感覺,手掌中感受到的神秘溫暖才是有田燒的真正精髓。 有田燒是日本九州佐賀縣西部山間的一庭小鎮有田町,享有日本景德鎮的美譽,當地生產的瓷器便是有田燒。 有田燒的歷史始於1616年,朝鮮陶工李參平在有田的泉山發現了理想的陶石而定居,並開始瓷器的制作成為日本發現第一塊瓷器以來,一直是有田瓷器原料陶石的採石場,已有 400 年的歷史,成為日本瓷器業的始祖。


內容,內容,內容

Pilot Namiki 沈金
Namiki 沈金系列

 

生漆表面雕刻出圖紋

沈金

沈金是一種漆藝的加飾(裝飾)技法,通過在漆面上雕刻文樣,然後將漆摺入金箔或金粉等材料中,使其嵌入凹槽中。在中國,這種技法被稱為鎗金,自宋代便開始使用,而在室町時代,我國亦開始應用此技法。近世以來,特別是在石川縣輪島,這項技術得到了高度發展。 沈金的雕刻技法包括線雕、點雕、片切雕、以及磨擦雕等多種形式,刻文可進行箔置、粉入等處理,亦可保持素雕的原貌。雕刻時使用的工具稱為沈金刀(亦稱沈金鑿),根據表現的需求,沈金刀的設計亦有所改進。傳統上主要以線雕為主,但近現代則發展出片切雕、點雕等手法,實現了筆意、立體感及柔和等多樣的表現形式。目前,各種雕刻技法的結合使得藝術表現更加豐富。 沈金技法在藝術上具有極高的價值,並在工藝史上佔據著重要的地位。


 

Montegrappa Year of Tiger
Montegrappa Year of Tiger

 

Montegrappa Tutankhamun
Montegrappa Tutankhamun

脫蠟鑄造

使用不同金屬製作雕塑的工藝可以追溯到數千年前。自古文明以來,人們便開始熔化金屬、鑄造並在模具中塑形以創造雕像。然而,實現的細緻程度和複雜性因鑄造工藝而異。失蠟鑄造技術的發明旨在實現雕塑中最高水平的細節。這是一種金屬鑄造方法,其中熔融金屬被倒入蠟模型中,而在過程中這個模型會被“失去”。失蠟鑄造技術源於法語“cire perdue”,已有超過5000年的歷史。即便在今天,世界各地仍有使用這一技術製作高細節、獨一無二的雕塑。